根据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的调查,当前有大量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群体,正被形形色色的在线技能培训课程所吸引。这些课程广泛覆盖了绘画、图像处理、视频剪辑、声音配音等热门领域,其宣传话术往往极具诱惑力:无需任何基础即可轻松入门,并承诺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承接外部订单,由机构老师直接推荐工作资源,甚至宣称实现“月入过万”也并非难事。对于经济尚未独立、没有积蓄的大学生,许多培训班还推出了看似贴心的“先学后付”或“免息分期”等支付方案。然而,在这些便利的金融方案背后,往往连接着各种各样的小额贷款平台,它们操作方式各异,潜藏着不容忽视的金融风险。这一普遍现象及其背后的复杂链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中国消费者协会也在今年3月30日就相关问题发出了警示。这一情况揭示出,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针对年轻学生群体的消费与信贷陷阱亟待更严格的监管和更有效的防范。
原创文章,作者:rob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hwww3.com/1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