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依靠马匹和船只运输的农业时代,要将东边的石料运抵成都,必须经由北面的河道逆流而上,绕行至西侧一处呈X形的堰口,兜转一个大圈后,方能顺流而下进入成都。因此,这座形似古代高速收费站、名为石堤堰的水利设施——由清代大臣年羹尧主持修建——便被当地有势力的豪强所控制,用以征收过往船只的“过路费”。这正是传统意义上所谓“码头”的典型形态。有了这样的“码头”,地方势力便得以把持关键物流节点,通过对往来物资征税来获取利益。这种依托地理要冲建立的控制体系,不仅影响着物资流通的效率,也折射出特定历史条件下权力与资源的分配方式。石堤堰作为交通咽喉的地位,使其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也生动展现了传统社会中码头所承载的经济与控制功能。
原创文章,作者:rob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hwww3.com/174.html
